导语:在职场中劳动者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用人单位在职工受伤后不积极履行工伤认定义务致使劳动者无法及时获得工伤待遇。本文将从一起超期未认定工伤起诉仲裁的案例出发探讨用人单位不履行义务所引发的影响和劳动者怎么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正文:
某公司职工小王在工作中不受伤造成右手残疾。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并未在规定时间内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小王在多次催促无果后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本身的权益。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在职工受伤后不积极履行工伤认定义务引起申请工伤认定超过时限,由此引发的后续影响和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将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工伤认定申请超过1年期限后,劳动者若想获得工伤待遇,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行政诉讼等途径 。这不仅增加了劳动者的诉讼成本,还可能造成劳动者无法及时得到应有的赔偿。
劳动者可请求劳动仲裁部门出具不予受理的决定书,然后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假使仲裁结果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实行赔偿。
假使劳动仲裁不支持劳动者的诉求,劳动者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将依法审查工伤认定申请是不是合法律规定,并作出相应的判决。
在本案中用人单位未在事故发生后及时为小王申请工伤认定,引发小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工伤待遇。用人单位的这一表现违反了《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王在多次催促无果后,通过劳动仲裁的办法维护了本身的权益。仲裁委员会认定小王的伤害为工伤,并需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案例表明,劳动者在遇到类似疑问时,可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本人的权益。
用人单位应充分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工伤认定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熟悉自身的权益,遇到疑问时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促其依法履行工伤认定义务,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超期未认定工伤起诉仲裁的案例告诉咱们,劳动者在遇到工伤难题时,要勇敢地站出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依法履行义务,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市场的监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66390.html
上一篇:超时认定工伤医疗费怎么算
下一篇:超期申请认定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