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继续工作。关于超过60岁的人员是不是可认定为工伤,法律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纠结。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正文:
按照我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年满60岁的劳动者已经丧失了劳动者主体资格,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超过60岁的人员不再认定为工伤。
在实际操作中,若干超过60岁的劳动者仍在工作,且在工作中可能发生意外伤害。那么在此类情况下,他们是不是可申请工伤认定呢?
法律规定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从法律层面来看,超过60岁的人员不能认定为工伤。
在现实生活中,多超过60岁的劳动者仍在工作,且在工作中可能发生意外伤害。假若他们不能认定为工伤,那么他们在受到伤害后将无法获得相应的赔偿。
在某环境公司负责打扫公厕的某某,年满60岁。在其工作时突发疾病死亡,经法院审判认定视同工伤。环境公司认为某某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不应认定为工伤。
上述案例引发了社会对超60岁工伤认定的争议。一方面,依据法律规定,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不能认定为工伤;另一方面,从人道角度考虑,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理应给予一定的赔偿。
针对超60岁工伤认定的疑惑,有必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完善,明确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的应对办法。
在法律法规未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一种补充机制,对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实行赔偿。例如设立专项基金,对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给予一定的赔偿。
企业作为用工单位,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超过60岁的劳动者,企业理应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应该积极承担责任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赔偿。
超60岁工伤认定的疑问既涉及到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在当前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怎么样保障超过60岁的劳动者的权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疑惑。咱们应该从法律法规、补充机制和企业责任等方面入手为超过60岁的劳动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注:本文为1500字右的文章,因篇幅限制,部分内容实行了概括和简化。如有需要,可按照实际情况进一步展。)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66163.html
上一篇:超55岁能认定工伤
下一篇:超60岁不能认定工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