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时效是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定期限。在我国工伤认定时效一般为1年。关于工伤认定时效是否可中断学术界和实践界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从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对工伤认定时效是否中断实行探讨。
工伤认定时效是指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定期限。在此期限内劳动者应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将丧失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工伤认定时效为1年,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工伤认定时效的中断是指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因劳动者或其近亲属自身起因致使工伤认定申请未能及时提出,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新计算工伤认定申请期限。
按照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由于不属于职工或其近亲属自身起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工伤认定时效可中断。
工伤认定时效的中止是指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因劳动者或其近亲属自身原因引发工伤认定申请未能及时提出,但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引发工伤认定申请期限耽误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2)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在劳动者遭遇不可抗拒之力的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引发工伤认定申请未能及时提出,可以认定为工伤认定时效中断。
在劳动者因合乎情理的原因引起工伤认定申请未能及时提出的情况下,如劳动者生病、家庭紧急事务等,可认定为工伤认定时效中断。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如因特殊情况造成工伤认定申请未能及时提出,理应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说明中断时效的原因,并提供相关证据。
劳动保障部门在收到劳动者提交的中断时效申请后,应该对申请实审查确认中断原因是否合法律规定。如合条件,理应批准中断时效,重新计算工伤认定申请期限。
工伤认定时效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中断。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如因特殊情况引起工伤认定申请未能及时提出,理应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中断时效。同时劳动保障部门理应依法审查劳动者提交的中断时效申请,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工伤认定期间,正确应对工伤认定时效的中断与中止疑惑,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60383.html
上一篇:认定工伤的时候公司不配合
下一篇:认定工伤的时效是多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