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工伤作为职场中难以避免的风险之一对劳动者而言,理解工伤认定的程序和相关待遇至关关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认定工伤后的程序,帮助您更好地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发生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应在30日内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合同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证明或职业病诊断书;
(4)其他相关材料。
(1)单位或个人向当地劳动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2)劳动部门对申请材料实行审查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劳动部门实行调查核实,涵对事故现场、相关人员等实行调查;
(4)按照调查情况,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5)将工伤认定结论通知申请人。
工伤认定结论下来后,劳动者应该等病情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工伤鉴定。
(1)劳动者向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包含工伤认定书、劳动合同、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证明等;
(2)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申请材料实行审查,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组织专家实行鉴定按照劳动者的伤情、功能障碍程度等因素,确定伤残等级;
(4)将鉴定结论通知申请人。
在收到工伤鉴定结论后,劳动者应仔细核对结论内容,如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
依据工伤鉴定结论,劳动者可估算赔偿数额。赔偿包含以下几部分:
(1)医疗费: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复费用等;
(2)误工费:因工伤不能工作期间的工资损失;
(3)护理费:因工伤需要护理的费用;
(4)残疾赔偿金:依照伤残等级确定的赔偿金额;
(5)其他相关费用。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数额;
(2)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双方应履行裁决;
(4)如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
劳动者在工伤认定后,如遇到用人单位不履行相关义务的情况,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劳动者在 期间,如遇到困难,可寻求法律援助。
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支持,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后的程序包含工伤鉴定、赔偿估算以及应对赔偿事宜。劳动者在工伤认定后,应密切关注鉴定结论及时估算赔偿数额,并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遇到用人单位不履行相关义务,劳动者有多种 途径可供选择。理解工伤认定后的程序有助于劳动者更好地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在职场中咱们应时刻关注本身的权益,未雨绸,防患于未然。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52652.html
上一篇:认定工伤后离职好不好
下一篇:认定工伤后索赔时效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