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伤事故的发生成为劳动者面临的一大风险。为了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对工伤职工实合理的经济补偿。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后的伤残津贴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熟悉工伤赔偿的相关规定。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伤残分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等级越高,伤残程度越严重。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照职工的伤情、功能障碍程度、职业能力等因素综合评定。
(1)五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六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1)一级至四级伤残: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90%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5%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0%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75%
(2)五级至六级伤残:由用人单位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伤残津贴。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伤残津贴每两年调整一次。调整后,伤残津贴每月低于以下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予以补齐: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照发。这意味着,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仍能获得工资待遇。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具体待遇如下:
对五级至十级伤残,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遵循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认定是指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事实实调查核实,并确定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表现。工伤认定应该遵循以下程序:
(1)职工或是说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实审查,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实调查核实。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调查核实的情况,依法作出是不是属于工伤的决定。
(1)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赔偿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赔偿申请实行审查,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工伤认定结果,依法作出赔偿决定。
(4)赔偿决定生效后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依照决定支付赔偿金。
工伤后的伤残津贴标准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要紧组成部分对工伤职工的生活保障具有必不可少意义。熟悉工伤伤残津贴标准,有助于工伤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有助于用人单位依法履行赔偿责任。在实际操作中,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严格行工伤认定及赔偿程序确信工伤职工得到及时、合理的赔偿。同时广大劳动者也理应升级安全意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为自身和家庭带来福安的生活。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52470.html
上一篇:认定工伤后的下一步程序
下一篇:认定工伤后的医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