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关键环节,对受到意外伤害的职工对于,工伤认定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其是不是能获得应有的赔偿和救治。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工伤事故都会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详细阐述认定工伤决定无效的情形,以帮助广大职工熟悉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以下,咱们将分别对这五种情形实详细解析。
(1)情形描述:职工因故意犯罪致使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之一款。
(3)解读:故意犯罪是指职工在明知自身的表现会危害他人或是说社会利益的情况下,仍然实该表现。在此类情况下,职工的伤亡是由于其自身起因造成的,与工作无关,故此不予认定为工伤。
(1)情形描述:职工在醉酒或吸状态下受到伤害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
(3)解读:醉酒或吸会严重作用职工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使其在工作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在这类情况下,职工的伤亡与工作起因无关,于是不予认定为工伤。
(1)情形描述:职工因自残或自杀致使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三款。
(3)解读:自残或自杀是职工主动采纳的行为,与工作起因无关。在此类情况下,职工的伤亡不应认定为工伤。
(1)情形描述:职工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因非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3)解读: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所受到的意外伤害。非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如职工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等,不属于工伤认定的范畴。
(1)情形描述:依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形。
(2)法律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3)解读:除上述四种情形外,还有若干特殊情况下,职工受到的伤害不予认定为工伤。这些情形往往由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1. 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
2. 用人单位理应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是说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的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工伤认定无效的情形主要包含故意犯罪、醉酒或吸、自残或自杀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形。职工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应该熟悉这些情形,以免作用自身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也理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公正、公平地实工伤认定,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认定程序也理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工伤认定的有效性。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48329.html
上一篇:认定工伤决定对方全责
下一篇:认定工伤决定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