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员工的权益保障显得为必不可少。本文将以工伤十级被开除员工的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其应享有的工伤待遇、赔偿标准及法律救济途径。
工伤十级是指职工在工伤事故中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十级属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依据《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即使工伤十级员工在工伤期限内,用人单位也不能以裁员、无过错性辞退等途径与员工解约。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工伤十级员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对因工致残的工伤员工劳动关系结时的就业补助,用来弥补因工伤带来的就业弱势难题。
工伤十级员工被开除后仍可领取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计算。
以下以小明为例介绍工伤十级员工的赔偿情况:
员工认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倘若劳动仲裁不支持员工的请求,员工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工伤十级员工的权益保障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用人单位不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一旦发生工伤十级被开除的情况,员工应积极维护本人的权益,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应得的赔偿。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工伤员工的权益保障疑问,共同营造公平、正义的劳动环境。
工伤十级员工的权益保障疑问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让咱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42904.html
上一篇:被工人打了认定工伤
下一篇:被征地人怎样认定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