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工伤事故时有发生但有时用人单位也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认定工伤。本文将全面解析用人单位拒绝认定工伤的情形、赔偿标准、法律依据、举证责任及答辩状撰写帮助劳动者理解怎样应对工伤认定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是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受到伤害;
2. 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是在工作期间故意造成自身伤害;
3. 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是在违反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时受到伤害;
4. 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交通事故伤害;
5. 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所受伤害与工作无关。
1. 工伤医疗费:涵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
2.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遵循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
3.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依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
4.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遵循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
5. 丧葬补助金:因工死亡给予丧葬补助金;
6. 抚恤金:因工死亡,给予死者家属抚恤金。
1. 《人民劳动法》;
2. 《人民劳动合同法》;
3. 《工伤保险条例》;
4. 《工伤认定办法》;
5.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依照《工伤认定办法》规定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时,应该提供以下证据:
1. 工作证明: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2. 受伤证明:证明劳动者在何时、何地受到伤害;
3. 医疗证明:证明劳动者所受伤害的性质、程度等;
4. 其他相关证据。
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证据。要是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证据,劳动保障部门可依法调查取证。
1. 答辩状的基本格式:
(1)答辩状;
(2)答辩人:用人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
(3)被答辩人:劳动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
(4)案由:工伤认定争议;
(5)答辩内容:针对劳动者的工伤认定申请,提出用人单位的答辩意见和依据;
(6)落款:用人单位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日期。
2. 答辩状的主要内容:
(1)劳动者不合工伤认定的情形;
(2)劳动者所受伤害与工作无关;
(3)用人单位已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4)其他相关证据和依据。
1. 收集证据: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包含工作证明、受伤证明、医疗证明等;
2.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应该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配合调查:劳动者应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实行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
4. 申请行政复议:要是劳动保障部门不予认定工伤,劳动者可申请行政复议;
5. 起诉:假使行政复议结果仍不利于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工伤认定争议中,劳动者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应对,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0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