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受害者本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工伤鉴定与赔偿办理是保障工伤者权益的要紧环节。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发生工伤后应实行的鉴定以及赔偿办理流程,帮助工伤者更好地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工伤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在现实生活中却时有发生。它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创伤,更可能给受害者带来生活上的困境。面对工伤,及时实行鉴定和赔偿办理显得为必不可少。那么发生工伤以后应实什么鉴定呢?工伤鉴定与赔偿办理又该怎样去实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1. 发生工伤后应该实什么鉴定?
发生工伤后,首先需要实行的是工伤认定鉴定。工伤认定鉴定是指对工伤事故的性质、起因、伤害程度等实鉴定以确定是不是属于工伤。工伤认定鉴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主要涵以下步骤:
(1)工伤者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2)所在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 发生工伤后怎样去实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是指在工伤认定基础上,对工伤者的伤情、劳动能力等实鉴定。工伤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工伤者向所在单位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所在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申请。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工伤赔偿办理主要涵以下步骤:
(1)工伤者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赔偿申请。
(2)所在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赔偿申请。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赔偿决定。
(4)工伤者对赔偿决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鉴定和赔偿办理都有严格的时效请求。工伤者应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免超过时效。同时工伤赔偿申请应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1年内提出。
工伤者在办理工伤鉴定和赔偿期间,要注重保留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证明、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将对工伤鉴定和赔偿办理起到关键作用。
工伤鉴定和赔偿涉及多法律法规,工伤者可咨询律师或专业人士,以保证本身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发生工伤后及时实行工伤鉴定和赔偿办理至关关键。理解工伤鉴定与赔偿办理流程掌握相关关注事项有助于工伤者更好地维护本身的权益。期望本文能为工伤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56104.html
上一篇:'工伤事故后如何进行工伤等级鉴定与认定流程'
下一篇:工伤未认定情况下的赔偿指南:处理流程、赔偿标准及法律途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