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公司可能将会出现未认定工伤的情况使得劳动者在遭受工伤后面临 困境。本文将针对公司未认定工伤的疑惑探讨劳动者怎样应对困境及 策略。
(1)公司对工伤认定政策理解不足引起对工伤认定条件把握不准确。
(2)公司为了减低成本,有意规避工伤认定,减轻赔偿责任。
(3)劳动者在工伤发生后未能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劳动者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加重家庭负担。
(2)劳动者可能因未认定工伤而失去工作,影响生计。
(3)劳动者 成本增加,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劳动者应主动熟悉我国工伤认定政策掌握工伤认定的条件、程序及时间限制。当发生工伤事故时,可以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者在工伤发生后,应尽快收集以下证据:
(1)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据,证明工伤事实。
(2)同事、目击者等证人的证言证实工伤情况。
(3)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等,证明工伤造成的伤害。
劳动者在收集到相关证据后,应依照以下程序申请工伤认定:
(1)向公司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需求公司配合。
(2)如公司不配合,劳动者能够自行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将对工伤情况实调查核实,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如公司未认定工伤,劳动者能够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公司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责任。以下为劳动仲裁 步骤:
(1)劳动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
(2)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件实审理,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决。
(3)如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即使公司未认定工伤,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公司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1.劳动者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
2.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履行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
3.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4.劳动者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原因突发疾病死亡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面对公司未认定工伤的困境,劳动者应积极熟悉政策、收集证据,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企业也应履行社会责任,合法合规地实行工伤认定,共同维护劳动者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4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