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遭受工作起因引发的伤害后,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用人单位也会以各种理由不认定工伤,从而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旨在探讨单位不认定工伤的常见疑惑及法律 策略,帮助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
(1)为了减低用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2)劳动者在工作中存在过错用人单位认为不应认定为工伤;
(3)劳动者未依照规定程序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矛盾,用人单位故意不认定为工伤。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认定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单位不认定工伤的情况下,劳动者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所受伤害合工伤认定的条件。
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首先要熟悉我国关于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包含工伤认定的范围、条件、程序等。这有助于劳动者判断本身的情况是不是合工伤认定的请求。
劳动者在受伤后,应尽快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同事证言、医疗证明等。同时劳动者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逾期不申请的视为放弃工伤认定。
在单位不认定工伤的情况下,劳动者可联系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寻求帮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依照劳动者提供的证据,对工伤认定申请实行审核。
假如单位仍然不认定工伤,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进展中,劳动者应充分准备证据,证明所受伤害合工伤认定的条件。
以下是一个关于单位不认定工伤的案例:
案例:某公司员工小王在工作中不受伤,引起骨折。小王向公司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公司以小王在工作进展中存在过失为由拒绝认定为工伤。小王保留了事故现场照片、同事证言等证据,并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审核认定小王所受伤害为工伤。随后,小王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请求公司支付工伤待遇。最,仲裁庭支持了小王的请求。
面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情况劳动者应充分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留证据,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 期间,劳动者可寻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劳动仲裁委员会等机构的帮助。只要证据充分,劳动者就有权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为1500字右,仅供参考。)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4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