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协商认定工伤流程的正确行对双方权益的保障具有要紧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协商认定工伤流程并为您提供一份撰写协商工伤协议书及赔偿要点的参考。
1. 事故发生后,职工应该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告知单位负责人。
2. 单位负责人应该在24小时内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工伤事故。
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理应在接到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对工伤事故实行调查核实。
4. 调查核实结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理应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5. 工伤认定决定书理应送达职工和单位。
6. 职工或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核。
7. 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8. 职工或是说单位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当事人信息:注明双方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
3. 事故概述:简要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及经过。
4. 工伤认定:明确双方对工伤认定的意见,如已认定为工伤,应注明认定部门及认定时间。
5. 赔偿事项:
a. 医疗费用:涵治疗、复、住院等费用。
b. 工资待遇:按照工伤职工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计算停工期间的工资损失。
c.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依照相关规定计算。
d.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如职工因工死亡,应遵循相关规定计算。
e. 其他赔偿事项:如护理费、交通费等。
6. 赔偿金额:明确双方协商确定的赔偿金额及支付方法。
7. 协议生效条件:注明协议书生效的条件,如双方签字、章等。
8. 争议解决:约好双方在履行协议期间发生争议的解决方法,如协商、调解、仲裁等。
9. 签字章:双方当事人及见证人签字、章。
1. 赔偿金额:依据工伤职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赔偿金额。
2. 赔偿期限:明确赔偿期限,如一次性赔偿、分期赔偿等。
3. 赔偿办法:选择合适的赔偿办法,如现金、转账等。
4. 赔偿依据:参考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确信赔偿依据的合法性。
5. 赔偿责任:明确双方在赔偿进展中的责任,如赔偿义务人、赔偿权利人等。
6. 协议履行:保障协议书在签订后得到履行如赔偿义务人按期支付赔偿款等。
协商认定工伤流程的正确实,有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撰写协商工伤协议书时,双方应遵循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保证协议书内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赔偿金额和赔偿要点的合理确定有助于双方达成共识实现工伤赔偿的和谐解决。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4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