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对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具有必不可少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认定的标准和流程往往让多人感到困惑。本文将全面解析工伤认定的七种标准情形并针对常见疑问实行解答以帮助广大职工和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工伤认定疑惑。
在我国工伤认定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不仅涉及到医疗、复、赔偿等方面的疑惑还关系到职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由于工伤认定的标准和流程较为复杂多职工和企业对此存在多疑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熟悉工伤认定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详细解析工伤认定的标准情形,并针对常见疑问实解答。
二、应该认定为工伤的七种情形有哪些?
1. 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4.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 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经医疗机构诊断属于职业病或是说工伤的;
6. 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以下针对每个小标题实行详细解答:
这类情形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起因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受到事故伤害。这里的“工作场所”不仅涵用人单位的固定场所,还包含临时工作场所。例如,职工在出差途中,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也应该认定为工伤。
此类情形主要是指职工在上班前或下班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是说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例如,职工在上班前清扫工作场所,下班后整理工作资料等,都属于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
此类情形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意外伤害等。例如,保安员在制止违法犯罪表现时受到伤害,警察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受到伤害等。
此类情形是指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这里的“上下班途中”涵职工上下班的合理路线,以及为上下班提供的交通工具。
此类情形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经医疗机构诊断属于职业病或工伤。职业病是指因工作原因引起的疾病,如尘肺、噪声聋等。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此类情形是指职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这里的“突发疾病”包含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传染病等。
此类情形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例如,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也理应认定为工伤。
1. 工伤认定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工伤认定需要提供以下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职工的身份证明、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诊断证明等。
2.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效是多久?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效为1年,从受伤之日起计算。
3. 工伤认定进展中,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权益怎样去保障?
在工伤认定期间,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权益都应该得到保障。用人单位有权对工伤认定申请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证据;职工有权请求用人单位履行工伤认定义务,并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4. 工伤认定结果不服怎么办?
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复查。
熟悉工伤认定的七种标准情形和常见疑问解答对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具有关键意义。期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在实际操作中,请留意保存相关证据,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以保障本身的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0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