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加和极端天气的频发职业健疑问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中暑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性疾病,长期以来并未被纳入法定职业病目录。这一状况在近年发生了改变。本文将围绕中暑被正式纳入法定职业病目录的时间节点实行深入解读,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及对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以下为各小标题优化后的解答内容)
1. 中暑被列入法定职业病是什么时间?
中暑被正式列入法定职业病目录的时间节点可追溯到2021年。在当年4月,生健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21年版)》其中新增了“高相关职业病”,将中暑正式纳入法定职业病范畴。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对职业病的认识和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2. 中暑是法定职业病吗?
是的中暑已经成为我国法定职业病。在此之前,中暑虽然被广泛认为是职业性疾病,但并未被正式纳入法定职业病目录。这意味着劳动者在因中暑引发健损害时,无法获得相应的工伤认定和赔偿。而随着中暑被纳入法定职业病,劳动者在遭受中暑伤害时,将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工伤认定和赔偿。
3. 中暑属于什么因素所致职业病?
中暑作为一种高相关职业病主要是由高环境引起的。长时间在高、高湿环境下工作,人体容易出现体调节失常,引起体升高、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个体差异、劳动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中暑的发生。 中暑属于由高环境因素所致的职业病。
4. 中暑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吗?
是的,中暑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21年版)》中中暑被归类为“高相关职业病”,这是对高环境对劳动者健危害的明确认定。高环境不仅会引发中暑,还可能引发其他健疑惑,如热射病、热痉挛等。 控制和预防中暑等高相关职业病是保障劳动者健的关键任务。
中暑被正式纳入法定职业病目录,是对我国职业健管理工作的关键补充和完善。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健权益。同时这也提醒用人单位要更加重视高环境下劳动者的保护,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健的工作环境。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9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