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体工商户的数量逐年增长,个体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要紧。由于个体户的特殊性,工伤认定与赔偿程序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介绍个体户工伤认定与赔偿的全流程帮助个体户在遇到工伤疑惑时,可以顺利维护自身权益。
个体户工伤认定首先需要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申请应由受伤职工或是说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受伤职工的身份证明;
(3)劳动合同或是说与个体户的劳动关系证明;
(4)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诊断证明书;
(5)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材料。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实行审查,对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受理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依法对事故情况实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应该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认定为工伤的,理应向受伤职工送达工伤认定决定书;对不认定为工伤的,理应向受伤职工送达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工伤认定决定生效后,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依法向个体户提出赔偿须要。赔偿申请应该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
(2)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书;
(3)劳动合同或是说与个体户的劳动关系证明;
(4)其他与赔偿有关的材料。
个体户理应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15日内与受伤职工实行赔偿协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该签订赔偿协议。
如个体户与受伤职工在赔偿协商中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受伤职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该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仲裁裁决。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受伤职工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理应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判决。
个体户应该支付受伤职工因工伤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涵挂号费、住院费、检查费、治疗费、费等。
个体户理应支付受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工伤津贴,标准为受伤职工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个体户应该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依据伤残等级确定:
(1)一级伤残: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4个月;
(2)二级伤残: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2个月;
(3)三级伤残: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0个月;
(4)四级伤残: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18个月。
个体户理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确定。
个体户工伤认定与赔偿程序涉及申请、受理、调查、认定、赔偿协商、仲裁、诉讼等多个环节。个体户和受伤职工在应对工伤疑惑时,应该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实行,确信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理解工伤认定的赔付标准,有助于个体户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合理预估赔偿金额减少经营风险。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89304.html
上一篇:个体员工工伤医疗费用认定与报销指南:申请流程、必备材料及常见问题解答
下一篇:个体工伤户认定工伤:认定条件、赔付标准及申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