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我国《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了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在实践中并非所有在工作中发生的伤害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全面解析工伤认定的四大排除条件及其法律依据,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工伤是指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是说发生的职业病。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理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2. 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发生职业病;
3. 不属于排除认定工伤的情形。
故意犯罪是指职工故意实的违反刑法的表现。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故意犯罪不认定为工伤。这是因为故意犯罪行为与工作无关,且职工在犯罪进展中存在主观恶意,不合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醉酒或吸引发事故伤害的,不认定为工伤。这是因为醉酒或吸状态下,职工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自身安全防护能力减低容易发生事故。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自残或自杀引起伤害的,不认定为工伤。自残或是说自杀行为与工作无关,且职工在行为期间存在主观故意,不合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
除上述三种情形外法律、行政法规还规定了其他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人民劳动法》规定职工在以下情况下受到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个人原因受到伤害的;
(2)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的;
(3)职工因违法行为受到伤害的。
法律依据:《人民劳动法》
1.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是说吸;
(三)自残或是说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人民劳动法》:职工在以下情况下受到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个人原因受到伤害的;
(二)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因违法行为受到伤害的。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理解工伤认定的四大排除条件及其法律依据,有助于咱们正确判断工伤与非工伤的界限,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理应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公正、公平地实行工伤认定,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广大职工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8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