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劳动进展中或会遇到各种意外伤害。在此类情况下工伤认定成为了劳动者 的关键环节。有些情况下,工伤可能无法被认定那么不认定工伤的情况下,劳动者是不是可实行伤残鉴定以及申请赔偿呢?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为您详细介绍不认定工伤时的伤残鉴定及申请赔偿鉴定流程。
一、不认定工伤能不能做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是指对劳动者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实行等级评定的一种鉴定。工伤认定则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实判定。工伤认定是伤残鉴定申请的基础,但二者并非绝对关联。
不认定工伤并不意味着不能实行伤残鉴定。依照我国《劳动能力鉴定办法》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即使未被认定为工伤,也可申请伤残鉴定。在这类情况下,劳动者需要自行承担鉴定费用。
劳动者在遭受伤害后,应首先向所在单位或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伤残鉴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将实行审查。合条件的,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安排鉴定。
鉴定期间,劳动者需遵循鉴定机构的须要,提供相关材料,并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鉴定人员将依照伤情、工作性质等因素,对劳动者的伤残等级实行评定。
鉴定结论将在鉴定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送达劳动者。鉴定结论分为一级至十级,其中一级为最严重十级为最轻。
劳动者在获得伤残鉴定结论后,可以向所在单位或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赔偿。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赔偿申请后,将实审查。合条件的,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安排赔偿。
赔偿进展中,劳动者需与单位实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如协商不成,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调解或仲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调解或仲裁结后将依照双方达成的协议或仲裁结果,颁发赔偿决定书。
不认定工伤并不意味着劳动者无法获得赔偿。劳动者在遭受伤害后,可申请伤残鉴定,并按照鉴定结果向单位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赔偿。在申请赔偿期间,劳动者应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自身的权益得到保障。
需要关注的是赔偿金额、赔偿办法等具体事项,需依照实际情况与单位协商确定。劳动者在 期间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加强 成功率。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7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