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必不可少前提。在实际操作中,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况并不罕见,由此引发的争议也层出不穷。本文将围绕不予认定工伤的赔偿标准与法律途径实解析,帮助劳动者熟悉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但未及时报告单位,造成无法证实伤害与工作有关的;
2.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个人起因受到伤害的;
3.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外,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的;
4.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违法犯罪表现受到伤害的;
5. 劳动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个人起因受到伤害的。
按照《人民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不予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其赔偿标准如下:
1. 医疗费用:劳动者因伤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劳动者本人承担;
2. 误工费:劳动者因伤不能工作期间的误工费,由劳动者本人承担;
3. 护理费:劳动者因伤需要护理的护理费用由劳动者本人承担;
4. 残疾赔偿金:劳动者因伤引起残疾的,残疾赔偿金由劳动者本人承担。
需要留意的是,不予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其赔偿标准与工伤赔偿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工伤赔偿标准中,除了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外,还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
不予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申请工伤认定复核:劳动者对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工伤认定机构申请复核。工伤认定机构理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2. 申请行政复议: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复核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复核决定的工伤认定机构的上一级工伤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 提起行政诉讼: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者在提起行政诉讼期间可以同时提出赔偿请求。不予认定工伤的赔偿诉讼,应遵循以下程序:
1. 提交起诉状:劳动者需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明确赔偿请求、事实和理由。
2. 法院受理: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不是受理。
3. 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将依法实行开庭审理。
4. 判决赔偿:人民法院依据审理情况,依法判决赔偿金额。
5. 行判决:劳动者在判决生效后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实行。
不予认定工伤的赔偿标准与法律途径,对劳动者而言至关关键。在面临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况下,劳动者应充分理解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工伤认定争议,推动完善工伤认定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7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