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每个劳动者都可能面临的风险。在工伤认定进展中有时会遇到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这对受伤的劳动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本文将针对工伤认定被拒后的应对策略与 途径实探讨,帮助劳动者在遭遇此类疑问时,可以更好地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引语: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环节。现实中,多劳动者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往往因为种种起因,遭遇了认定被拒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局面,怎样去应对?怎样 ?本文将为您提供部分实用的策略和途径,让您在工伤认定被拒后,依然可以勇敢地站起来,为自身争取应有的权益。
一、不予认定工伤之后怎么办呢?
不予认定工伤后劳动者首先理应保持冷静,及时采用以下措:
1. 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核。劳动者能够在收到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核。
2. 收集证据。劳动者需要收集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如工作证明、事故报告、医疗证明等,以证明自身是在工作进展中受伤。
3. 咨询专业律师。劳动者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熟悉本人的权益,制定合适的 策略。
二、不予认定工伤需赔偿吗?
不予认定工伤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依据《劳动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工作中发生意外造成劳动者伤害的,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能够需求用人单位赔偿以下费用:
1. 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因治疗产生的费用。
2. 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经济损失。
3. 精神损害赔偿。
4. 残疾辅助器具费用。
不予认定为工伤的决定,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劳动者对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是说提起行政诉讼。
1. 行政复议。劳动者可在收到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行政诉讼。劳动者能够在收到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劳动者能够起诉。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劳动者能够在收到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起诉期间,劳动者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 起诉状。
2. 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3. 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4. 证明工伤事实的证据。
5. 证明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证据。
工伤认定被拒后,劳动者理应积极采纳应对策略,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通过申请复核、收集证据、咨询律师、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劳动者有望为自身争取到应有的赔偿。在这个期间,保持冷静、坚定信念相信本人一定能战胜困难维护自身的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6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