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60岁以上老人选择在退休后继续工作以充实本身的生活或补贴家用。老年人在工作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工伤认定成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难题。本文将详细解析60岁以上工伤认定条件、标准与流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
劳动者理应是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不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60岁以上的劳动者若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才能合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
劳动者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才能被认定为工伤。60岁以上工伤认定主要指在劳动者年满60岁之前发生的工伤,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得到工伤认定。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60岁以上的人群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已退休不属于劳动者,另一种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对后者,若是已缴纳工伤保险,可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对60岁以上的劳动者,工伤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如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伤害程度等因素。
(1)工作时间:劳动者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
(2)工作场所: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3)工作原因: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包含在工作进展中发生的意外伤害、职业病等。
(4)伤害程度:劳动者受到事故伤害的程度,需要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如残疾、死亡等。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理应在之一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报告,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申请工伤认定时,劳动者应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者的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材料;
(3)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明材料;
(4)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明材料;
(5)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认定结论。审查进展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调查核实事故情况,必要时可委托专业机构实行技术鉴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审查情况,作出工伤认定结论。认定结论分为以下几种:
(1)认定为工伤;
(2)不认定为工伤;
(3)无法认定。
工伤认定结论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将《工伤认定结论书》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直亲属。用人单位理应依照工伤认定结论,遵循相关规定为劳动者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60岁以上工伤认定条件较为严格老年人在工作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应尽快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加强对老年职工的关爱与保护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减低工伤事故的发生。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49504.html
上一篇:60岁工伤人员如何进行伤残鉴定及所需条件与流程解析
下一篇:超过60岁以后,还能否申请认定工伤事故?探讨工伤认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