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全面解析:工伤认定中常见的5大类不宜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及法律依据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对合条件的工伤职工可以享受到规定的工伤待遇和赔偿。在实践中并非所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伤害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全面解析工伤认定中常见的5大类不宜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及法律依据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1项规定职工因故意犯罪造成自身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故意犯罪是指职工明知本身的表现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期望或放任这类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表现。
《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1项;《人民刑法》第14条。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2项规定职工因醉酒或是说吸造成自身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醉酒或吸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内或工作场所内因饮酒或吸食品造成意识不清、表现失控的状态。
《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2项;《人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3项规定,职工因自残或自杀造成自身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自残或自杀是指职工故意伤害本人或选用其他形式结自身生命的行为。
《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3项;《人民刑法》第232条、第233条。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非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的,不得认定为工伤。非工作起因涵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实私人活动、与他人发生争执等原因引发的伤害。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项。
除了上述四种情形外,《工伤保险条例》还规定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宜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这些情形涵但不限于:职工在出差期间因个人原因受到伤害、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等。
《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4项。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明确不宜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本文从故意犯罪、醉酒或吸、自残或自杀、非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五个方面,详细解析了不宜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及法律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各级工伤认定部门应该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公正、公平地实工伤认定,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广大职工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为本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47203.html
上一篇:哪些情况下不得认定工伤:揭秘4种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形
下一篇:4种情况不能认定工伤事故:9种情形详解哪些不能认定为工伤(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