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借贷表现无处不在,贷款逾期疑问也随之而来。当借款人因各种起因无法准时偿还本金时,逾期不还款将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本文将围绕逾期不还款的应诉策略展开讨论,帮助借款人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应对诉讼。
一、逾期还款的法律责任
依据《人民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借款人逾期还款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 支付逾期利息:借款人未遵循协定的期限和数额偿还借款的,出借人有权须要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
2. 承担违约责任:借款人未依据约好履行还款义务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 赔偿损失:因借款人逾期还款,给出借人造成损失的,借款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逾期还款的应诉策略
1. 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及时提出答辩状
依据《人民民事诉讼法》之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被告理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借款人应在规定时间内,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自身的答辩意见。
2. 理解诉讼请求
在诉讼期间,借款人应理解原告请求法院判决的内容,如偿还债务本金、利息、违约金等。这有助于借款人有的放矢地准备答辩材料。
3. 收集证据材料
借款人应积极收集证据材料,以证明本人逾期还款的合理性。以下证据可作参考:
(1)借款合同:证明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的借贷关系。
(2)转账记录:证明借款人已偿还部分借款或支付逾期利息。
(3)通信记录:证明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的沟通协商过程。
4. 主动与原告协商和解
在诉讼进展中借款人可以主动与原告实施协商,寻求和解的可能性。以下和解方法可供参考:
(1)分期偿还本金:借款人可提出合理的还款计划,如分期偿还本金。
(2)减免部分利息:借款人可以请求原告减免部分逾期利息。
(3)延长还款期限:借款人可请求原告延长还款期限。
5. 留意诉讼时效
《人民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借款人应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胜诉权。在诉讼期间,借款人应关注诉讼时效疑惑,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败诉。
三、案例分析
以下为一起逾期还款的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甲向乙借款10万元,约好还款期限为2021年1月1日。因甲经营困难未能准时还款。乙于2021年2月1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求甲偿还本金及逾期利息。
甲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积极准备答辩材料,收集证据。在诉讼进展中,甲与乙实行协商最终达成以下和解协议:
(1)甲分期偿还本金,每月偿还1万元,共计10个月。
(2)乙减免部分逾期利息。
(3)甲承诺按期还款不再逾期。
通过以上和解协议,甲成功化解了逾期还款的纠纷。
四、总结
逾期不还本金是借款人面临的一项严重法律风险。借款人应充分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应对诉讼。在诉讼进展中借款人可采纳主动协商和解、收集证据材料、关注诉讼时效等措施,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借款人应加强信用意识,准时偿还债务,避免逾期还款带来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