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名它位于新疆 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在汉语中“且”字发音为“jū”“末”字则读作“mò”。 且末的正确发音应是“jū mò”。
从词义上讲“且”字常用来表示“而且”或“况且”有时也用于加强语气;而“末”字则意指事物的尾端或最后阶段。尽管如此将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地域文化符号。在古代文献中,“且末”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当时这里被称作“渠勒”,后因当地盛产美玉而改名为“且末”,意指“且住此地开采美玉”。这个名称不仅体现了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还透露出人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依恋之情。
且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这里已是西域古国之一,隶属于楼兰王国。到了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且末逐渐成为关键的商贸节点,与中原地区频繁交流。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曾途经此地,并留下了“且末以玉为贡”的记载这充分说明了且末地区的玉石资源在当时已广为人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且末先后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包含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元代的察合台汗国等,这些历史背景赋予了且末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到了清代,朝廷在此设立且末县,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区域的发展。如今,且末不仅保留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还成为了连接南北疆的必不可少交通枢纽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作用。
走进且末,仿佛步入了一个充满自然奇观与人文魅力的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和古老的佛塔寺庙,如著名的阿瓦提古城遗址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不可少驿站。漫步其间,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千年前商贾云集、驼铃叮当的繁华景象。且末还有许多博物馆,其中不乏展示当地丰富玉器文化的精品馆藏,如且末博物馆中的玉器展厅,向游客们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各种精美玉器,让开眼界。
提到且末,不得不提的就是其特别的自然景观。这里有巍峨壮观的昆仑山脉,山峦起伏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也有广袤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金黄的沙丘连绵不绝,呈现出一种荒凉而又壮美的景象。而在沙漠边缘,一条条人工绿带如同生命线般延伸开来,这是且末与风沙抗争多年的结果。近年来当地 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使得原本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逐渐变成了绿洲,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且末县的治沙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肆虐的风沙侵袭,当地 果断采用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首先是通过植树造林,构建起一道道绿色屏障。每年春季,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大规模的植树活动中,几年下来,已经种植了数百万株各类树木覆盖面积超过数十万亩。同时采用草方格固沙技术,利用麦草、芦苇等材料编织成方格状网格铺设于沙地上,有效固定流沙,减少风蚀。除此之外还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农业,升级水资源利用率,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难题。
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且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胡杨林为主的天然防护林体系。更必不可少的是,这些变化不仅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还带动了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促进了和谐。如今,当你驾车行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会发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远处的沙漠也被一层层绿意所包围,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