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万物而不争,下句是?易经中水利万物而不争是不是成语?

来源:天然翡翠-合作伙伴 时间:2025-02-04 20:21:01

水流万物而不争,下句是?易经中水利万物而不争是不是成语?

引语

在道德经和易经中水常常被用来象征一种高尚的德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意味着更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易经中也有类似的描述称“水利万物而不争”,此类思想不仅在传统文化中占有要紧地位,而且对现代社会也具有深远的作用。水无欲无求,却能滋养万物;它柔弱却坚韧,可以冲刷岩石,亦能润泽草木。此类哲学思想不仅是道家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而“水利万物而不争”是不是可以被视为一个成语,以及其具体出处和内涵,本文将一一实施探讨。

水流万物而不争、下句是?

水流万物而不争,下句是?易经中水利万物而不争是不是成语?

道德经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描述,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质就如同水一般,它滋养万物却从不争夺常处于人们所厌恶的地方为此接近于道。倘若将“上善若水”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联系起来看那么道德经中的这句完整表述便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在易经中,“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说法更加简练,其含义也更侧重于强调水的无私奉献精神。由此可见,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不同的经典,但都强调了水的谦逊和无私,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

水什么万物而不争?

实际上道德经和易经中提到的句子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和“水利万物而不争”。前者强调的是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从不争夺,后者则突出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虽有细微差别,但核心思想一致,都是以水为喻,传达了一种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的处世哲学。通过这样的比喻,作者期待读者能够效仿水的品质,做到不争名夺利而是以温和、谦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此类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能够作为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

易经水利万物而不争

易经中提到的“水利万物而不争”主要见于乾卦·文言传:“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其中“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等部分,都隐含了水滋养万物而不争的思想。易经作为古老的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水的无私奉献精神,还反映了人应像水一样,不与他人争斗,而是默默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此类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关键意义,提醒咱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谦逊和低调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水流万物而不争,下句是?易经中水利万物而不争是不是成语?

水利万物而不争是成语吗

“水利万物而不争”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但它确实是一句具有深刻哲理的古语。成语多数情况下是指那些经过长期采用、预约俗成且意义固定的四字短语。例如,“画龙点睛”、“塞翁失马”等。尽管“水利万物而不争”并未被列入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但它依然具备成语的部分特点,如结构固定、意义明确。这句话出自易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高尚的品德和处世态度。 虽然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它同样具有成语的功能和作用力。

结论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和“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两句话虽然源自不同经典,但都深刻地表达了水的谦逊和无私。无论是道德经还是易经,它们都以水为喻,传达了一种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的处世哲学。尽管“水利万物而不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它仍然具备成语的功能和影响力,在传统文化中占有要紧的地位。通过理解这些古老的智慧,咱们可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以一种更为谦逊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精彩评论

头像 梁海 2025-02-04
水润万物而不争的下一句是“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如下: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下一句是: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自老子,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头像 王二 2025-02-04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
头像 成莹 2025-02-04
如果我们能够像水一样,以无私奉献、不争名利的态度去对待自然,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头像 惊人院 2025-02-0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正善治 一作:政善治) 夫唯不争,故无尤。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
头像 郝利东 2025-02-04
“水润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出自先秦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头像 新京报 2025-02-04
老子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能战胜最坚强的东西,就像水,水是善于利万物而不相争的。

水流万物而不争,下句是?易经中水利万物而不争是不是成语?

编辑:天然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baiye/fctr/405459.html

上一篇:属龙女人戴什么玉吊坠好?适合佩戴的玉质与款式建议
下一篇:曜石和玉佩戴哪个好看,女生更适合哪种宝石搭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推荐

社会新闻